这12本书,都是响当当的名著,如七(上)必读的《朝花夕拾》、《西游记》;七(下)必读的《骆驼祥子》、《海底两万里》……
必读书目会考吗?怎样考?杭州魔法小作家校长朱小莉告诉记者,增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,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是课程标准要求。所以,如何学会阅读,对学子们的成长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。
3年读完36本名著,难度有多大
一位初中老师告诉记者,学校通常会在开学前对新生做课前调查和家校沟通,发现家长对于中考名著阅读分值占比提高都已知晓,也都很重视,但具体让孩子怎么阅读,却很少有人了解正确的方法。
也有父母在孩子升入小学六年级后,早早买好中学12本必读书。但上初一后,虽对书本内容略有体会,也知道部分经典人物和中小学课本中的常见作家,但很多孩子对其主题思想只是一知半解,分析理解明显能力不足,形不成完整的框架和认识,大多学生对名著仅有碎片化了解,遇到考题,就无从下笔。甚至,这些书,也往往被束之高阁。
12本必读书目版本选择,应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,因为这个版本和教材最吻合,贴合度高。而24本推荐阅读书目,有很多本暂时没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,可参考其他出版社。
现在教辅市场有很多“考点手册”,老师们建议也不要过早购买,因为很多学生看了“考点手册”便心生厌倦,而原著其实比“考点手册”精彩多了。
3年读完这12本必读书、24本推荐书,难度有多大?
初中语文老师告诉记者,读12本原著,再加上读相关的考点指南,需花费的时间较长。初中新增了小学没有的主要学科课程,很多学生会感觉课业压力大,而到了初三,孩子能分配给阅读的时间,更是所剩无几。
那么学生对这些书的阅读,应该达到什么程度?魔法小作家的泽琳老师说,要能了解作者,了解作品,对作者的人生经历、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风格有一个清晰的了解。在整本阅读的基础上,可以对部分篇目进行精读,重点提高阅读过程中圈点批注的能力,能够发散思维,表达自己的观点。学生还要能对不同文本进行比较阅读,将不同文本中具有相似性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主题进行比较,扩展阅读体验。
孙悟空和鲁智深有什么共同点?考题越来越不好答
这些年,和名著阅读相关的题型,也在不断变化。特别是近年来,各地的试卷中,有关名著阅读的题目,比分也越来越高。中考语文试卷中可能会占到20分甚至更多——一篇直接选用名著原文片段的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在15分左右,基础题名著相关的单选或填空题,所占分值一般也在5分以上,而总分40分的作文题目也有很多与名著相关。
老师建议,刷题必不可少,但分数不是全部目的。魔法小作家的教师每年都在收集、整理各名校的考题,对不同难度等级的题目分批解读。对学生来说,在小升初过渡阶段,见识各类中学名著考题,明确阅读方向和阅读重点,也是很有必要的。
从这几年的考题看,名著阅读考查出题角度呈多样化,已不再是考某名著的作者是谁,有什么代表作这样的简单知识题,而是不断检测学生实际阅读情况、阅读启示、阐述观点、作者构思技巧、作品特点、人物形象分析、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等,都列入了考题。
比如,2021中考绍兴卷以建党百年为主题,设置《红星照耀中国》和《艾青诗选》名著联读题目,以两本名著中共同出现的人物——周恩来为题目进行考查。要答好这道题,前提必然是熟知两本书的写作背景、主题、名著中重要人物的相关情节等,要求学生真正认真读过并理解了这两本书。
再比如某卷有这样一道4分的分析题:回顾《西游记》、《水浒传》中有关“闹”的回目,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孙悟空与鲁智深人物形象的共同点。不看过这两本书或者理解不透,还真不好分析。
也有的题目,细到你要知晓名著内某一句话的含义,综合起来又要有横向对比能力。
现在还有一些题型,会要求以名著中的人物切入写一篇演讲稿,甚至颁奖词,或者从名著中选一些段落,作为阅读题来考学生的理解能力。
每所学校的教学方法都不同,有的让学生自由阅读,有的会抽出课堂时间进行讲解,所以到了初三,学生对这些名著的阅读理解程度,差异也会比较大。建议学生提早开始阅读,让学习途径多样,开学后除了课堂好好听讲外,还可以通过与名著相关的绘画、美术、音乐、电影等多形式加深理解,或尝试如魔法小作家设计的课本剧排演、分角色朗读、人物扮演、辩论赛、小组研讨等,丰富阅读,让名著成为你思维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