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知识目标:了解有趣的事的写作方法和技巧,掌握故事性文章的构思和写作。
2. 能力目标:通过学习,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,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3. 情感目标:通过有趣的事情的分享和写作,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和趣味,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。
1. 掌握有趣的事的写作方法和技巧;
2. 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1. 故事性文章的构思和写作;
2. 如何将生活中的有趣事转化为文章。
一、导入(5分钟)
1. 导师出示一张图片或讲述一个有趣的事情,引发学生的兴趣,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。
2. 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,复习故事性文章的特点和写作方法。
二、讲解(15分钟)
1. 导师讲解有趣事的写作方法和技巧,如何将生活中的有趣事转化为文章,如何构思文章,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来表达有趣的事情。
2. 导师讲解故事性文章的构成要素,包括情节、人物、环境、时间、结尾等。
三、实践(30分钟)
1. 学生独立思考,选择一个有趣的事情,用故事性的方式写出来。
2.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、亲友间的趣事等,写出一个有趣的故事。
3. 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多加运用形象化、比喻化和夸张化等修辞手法,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。
四、分享(10分钟)
1. 学生可以将自己写的文章分享给其他同学,互相欣赏和交流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之处。
2. 学生可以通过分享和交流,相互借鉴和学习,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五、总结(5分钟)
1. 导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,强调故事性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。
2. 导师鼓励学生多关注身边的趣事,多思考、多记录、多分享,让生活更加有趣。
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故事性文章的构思和写作,通过分享和交流,让学生了解有趣事的写作方法和技巧,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在教学中,导师通过图片和讲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,引导学生思考、构思和写作,学生的表现积极、热情,有些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。总之,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,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,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。